长宁多点发力打造红色法治文化新图景 (2023-12-10)

  近年来,长宁不遗余力地赓续、挖掘、重塑、弘扬红色法治文化,让“过去”与“今朝”碰撞、叠加、融合......如今,在长宁,红色法治文化已经“活起来”,熠熠生辉。

  赓续红色法理,制度引领是关键抓手。一直以来,长宁高度重视红色法治文化建设,利用好“一份规划、一张清单、一个宣传月”,从建立健全红色法治文化建设的整体制度安排着手,尤其是在《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关于在本区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中明确了加强“红色业委会建设”、打造“红色法治文化”等要求,为“十四五”期间红色法治文化的深度推进明确了前进方向。

  让推动红色法治文化学习的力量再强劲一点,长宁综合运用“三个平台”力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红色法治文化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

【主题教育】红色法治文化新图景,长宁这样打造1.jpg

  2021年以来,长宁已开展6次全区中心组学法,覆盖约2400名领导干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红色法治文化成为全区67家部门中心组学习的必学内容......红色法治文化不仅走近了广大党员干部,莘莘学子也不甘落后,他们就《未成年人保护法》提交的立法意见被国家采纳,开创了中学生参与国家立法先河;华东政法大学原创大型话剧《立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建设中坚守的人民立场,走上国家大剧院舞台......活跃在街头巷尾的“长宁区红色法治宣讲团”,发挥“老、中、青”三代红色法治文化宣传力量,打造一堂堂生动的“行走法治党课”,在历史与现实穿梭中,传播红色法治文化力量......

  赓续红色法魂,“传承+实践”缺一不可。传承红色法治文化精神,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长宁实践,这块红色“试验田”到底怎么种?

  作为凝聚力工程发源地,长宁拥有丰富的法律资源,为“凝聚力工程”打造成民生服务提质工程提供源源动力。依托“凝聚力工程”群众工作方法和基层依法治理的深度融合,长宁发挥“常思源”公益法律服务团队作用、全面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行动、在全市率先创设“社区专属公证员”机制、“法律夜门诊”十年如一日,可以说,基层的每一次尝试,是长宁不断的创新、磨练、精研。

  以更好的法治环境,助力“凝聚力工程”成为基层治理的跃升工程,长宁放开手来、大胆尝试。举办“党群服务阵地助力民法典宣讲签约仪式”,50个基层法治观察点覆盖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9大领域,倾心打造覆盖40个楼宇和园区的“享法议小时”党建法治品牌......一个个精品项目“亮”出来,党建阵地与法治阵地的融合更紧密,放眼望去,触手可及的法治文化阵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居民面前,这正是基层依法治理各环节各领域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最美佐证。

【主题教育】红色法治文化新图景,长宁这样打造2.jpg

  当数字长宁20年积淀与红色法治文化“碰撞”,火花有多美?长宁加大探索步伐、以数字蝶变,创新红色法治数字应用,加速红色法治软实力持续跃升。从发布全市首个随申办法治文化地图,到打造全市首个法治AR轻应用,再到推出全市首个系列红色法治微视频......多个“首个”,目光次次汇聚长宁,体现了长宁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善作善成的耐力。

  红色法治文化可以有多少种表达方式?或恢宏大气,或格调清新,其实,“浓妆淡抹总相宜”,不拘一格的形式方能凸显长宁的独特视角。《与法有缘百年路》、我与宪法《七十封信》、《守法守沪 我爱上海》等系列红色法治文化微视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精彩演绎百年大党奋斗史中的法治故事。

  赓续红色法源,依靠的是人民群众,受益的也是人民群众。长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着力深化红色法治文化“一带三圈”整体布局,建立便民利民惠民的法治文化立体版图。

  法治苏河“城市项链”,风景分外旖旎。对接上海“一江一河”谋篇布局,长宁连点成线、串珠成链,用“一带”联动水岸,先后推出苏河华政段“一带十景”和“中山公园码头——华东政法大学主题文化”线路,上线“红色+法治”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文化赋能行动,为市民提供红色法治文旅新体验、新玩法。

【主题教育】红色法治文化新图景,长宁这样打造3.jpg

  与此同时,整条岸线立足苏河治理纽带,成长为长宁深化法治保障下的基层民主协商新范式。敞开互动窗口,吸引多元力量参与沿岸空间的规划、建设、开放和管理,形成了中山公园法治微阵地、华院民主法治协商社区、东虹桥法律服务园区数字化升级、地铁商圈普法等系列举措,进一步打造校区、景区、社区、园区、商区“五区协同”的高品质法治滨水空间。

  “家门口”的红色法治文化同样精彩纷呈,“三圈”贯通东西,串起了长宁东中西三个板块的红色法治文化推进重点,形成各具特色、互相支撑的红色法治文化大格局。如东部以愚园路法治文化街区为代表,梳理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等红色阵地,打造30个法治宣传教育点,推出红色法治历史行走路线,全面展示红色历史中的深厚法治底蕴;中部以古北市民中心为代表,立足基层立法联系点,不断织密信息员、信息点、顾问单位、专家人才库的联系网络,将“法言法语”转化“群众语言”,推动立法联系点成为红色法治普法点;西部则以数字司法所为代表,构建数字化调解室、多功能公共法律服务舱等应用场景,着力打造服务群众的“24小时”“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站,为“司法所、派出所、律所”三所联动构筑新平台、拓宽新渠道,以数字化方式诠释新时代的“枫桥经验”。

【主题教育】红色法治文化新图景,长宁这样打造4.jpg

  如今,一幅极具长宁地域特色的红色法治文化新图景正缓缓展开。不仅如此,长宁始终把红色法治文化作为贯穿法治建设的一根主线,在精雕细琢中,将持续推动法治城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取得新进步,为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推进奠定更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