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举办“中德数字化时代的职工权益保护”研讨会 (2019-11-09)
9月12日,“中德数字化时代的职工权益保护”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由上海市行政法治研究所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联合举办。上海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陆卫东出席会议。
12日上午,双方召开研讨会的小型闭门会议,上海市司法局巡视员刘平、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项目经理亚瑞致欢迎辞。小型闭门会议围绕“数字化变革对于中国和德国的劳动世界所产生的影响”展开研讨,上海市司法局巡视员刘平主持。上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邱宝华首先作了《劳动者工资权益保障在上海的实践与思考》的主旨发言。上海市律师协会劳动法研究会主任陆敬波以《数字化对就业的挑战与劳动法的回应》为题作了发言。汉斯·博克勒基金会“结构转型:创新与就业”处处长马克·施廷格作了题为《德国数字化变革对工作世界的影响》的交流发言。
12日下午,公开研讨会开幕,上海市司法局巡视员刘平、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项目经理亚瑞分别致辞。公开研讨会议分为“如何打造数字劳动世界中的好工作”和“德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与职工权益保护”两个单元,分别上海市司法局立法一处处长李平、上海市行政法治研究所副所长王天品主持。第一单元讨论中,德国矿山、化工与能源行业工会(IG BCE)共决/企业劳资法部部长伊萨贝尔·埃德尔作了题为《从工会角度看优质工作、数字化和数据保护》的交流发言。第二单元的讨论中,不来梅大学德国与欧盟劳动法、民法和经济法教授沃尔夫冈·多伊布勒以《劳动法之外的权益维护》为题,重点围绕工作时长、工作量的界定和保护发表了观点。哥廷根大学民法、劳动法、社会法教席奥拉夫·戴纳特以《数字化时代的劳动者权益保护》为题作了主旨发言。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教授朱军以《中国规制互联网平台用工的挑战:摸着石头过河?》为题作了交流发言。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教学部副部长、教授王仁富以《共享经济模式下网约工的劳权保护》为题作了发言。
上海市司法局巡视员刘平在研讨会总结发言时强调,数字化进程带来了全方位的技术和社会变革,数字化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只是单纯实施和使用新的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随着数字变革,劳动条件和劳动关系也将发生变化。随之将产生新的工作内容,这又带来新的职业技能要求。为此,就业门槛和就业保障也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平台经济领域,这些变化尤其明显,在这一领域,传统的劳动关系和观念以及工作在地点和时间方面的关联被改变。这一系列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并且这样的挑战愈加明显。同时,我们要看到数字化经济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并且以此为机遇更好地促进劳动者的保护。我们今天探讨的是法律问题,也是中德面临的共同问题,我们的法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必须在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和社会保障体系中采取调适措施,以应对这些新的挑战。
本市区及市政府相关部分司法行政机构及高校百余人参加了下午的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