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65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5-14 | 发布机构:上海市司法局

索取号 002420455M/202500099
文件编号 沪司复函〔2025〕12号
产生日期 2025-05-14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全文

 

 

上 海 市 司 法

 

沪司复函〔2025〕12号

                                        

 

 

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065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吴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举办涉外法治论坛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概述

我局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梳理相关政策文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认真研究建议内容,充分听取市财政

局的意见,并征求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外办、市法学会、浦东新区律工委等部门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答复意见。

二、答复意见

您的建议对改进和提升我市涉外法治建设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涉外法治论坛对于促进国际法治合作与规则对接、提升中国法治国际话语权、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局始终高度重视涉外法治建设工作,积极支持涉外法治论坛的举办

近年来,我市在举办涉外法治论坛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形成了品牌效应。上海国际仲裁论坛自2019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六届,累计吸引来自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国际组织、仲裁协会等机构代表和专家学者参与,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分论坛之一,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七届,累计邀请包括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美国)在内的27名海外法律专家、知名高校学者参加,涉及英、美、德等9个国家。陆家嘴法治论坛自2009年创办以来,共举办十二届,其中九届主题与涉外法治相关,最新一届的主题为“培育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和仲裁机构,加快建设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累计邀请海外优秀法律人才、港澳台嘉宾19人出席并作演讲。

前期,中央部署开展党政机关清理规范展会论坛工作。2023年,中央宣传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论坛活动规范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对论坛活动举办进行清单化管理,各级党政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原则上不再举办保留清单以外的论坛活动。目前,我局牵头主办的论坛明确保留2个,分别是外滩金融法治论坛和上海国际仲裁论坛,均与涉外法治建设相关。经与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政府外办等相关部门专题会商研判,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清单内论坛总数原则上不再增加,短期内市级层面增设涉外法治论坛较为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支持我市涉外法治相关论坛的举办。一是聚焦主题,强化专业引领。指导现有法治论坛进一步聚焦涉外法治建设设置论坛主题及议题,推动涉外法治主题规范化、模块化,并定向邀请国际法专家、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及相关实务部门深度参与,确保议题的前沿性与实践性二是深化合作,拓展国际资源。推进落实《新加坡-上海律师交流项目备忘录》、沪港合作交流机制,整合现有资源,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大国际合作力度。三是联动多方,搭建交流平台。支持我市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高校、涉外业务较多的律所等发挥自身灵活性,邀请海外合作单位联合创办或者参与举办论坛,为国内外法律从业人员提供跨国交流与合作平台。四是精准传播,提升品牌效应。鼓励涉外法治论坛利用多语种宣传,针对学术、实务、公众等不同群体分类推广,扩大覆盖面,通过案例征集、成果汇编等形式增强互动性,打造具有国际辨识度的论坛品牌。

此外,我们将重点协调、指导陆家嘴法治论坛紧扣涉外法治主题,今年以企业合规出海为核心议题,广泛汇聚国内外专家意见,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法治支持。推动浦东新区进一步运用好“浦东剑桥班”“复旦哥大班”等平台资源,推动其与海外知名高校、国际组织及行业协会、海外优秀法律人才加强沟通交流,促进海外专家学者、实务人员等常态化参与,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逐步扩大论坛规模及国际影响力。同时,适时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在全市论坛总量范围内进行优化调整,推动陆家嘴法治论坛纳入保留清单,实现提档升级,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法治论坛品牌,为深化国际合作提供坚实的平台支撑。

最后,感谢您对涉外法治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您再次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上海市司法局

                                   2025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