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3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5-15 | 发布机构:上海市司法局

索取号 002420455M/202500144
文件编号 沪司复函〔2025〕19号
产生日期 2025-05-15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全文

 

 

上 海 市 司 法

 

沪司复函〔2025〕19号

                                        

 

 

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103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朱上民、曹程丽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在上海建设亚太仲裁中心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概述

我局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认真研究建议内容,充分听取市税务局、市高级法院等单位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答复意见。

二、答复意见

近年来,上海着力推动仲裁制度规则创新、深化仲裁业务对外开放、促进仲裁国际交流合作,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建设能级持续提升。2024年11月,市委深改委会议听取了关于提升我市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能级工作情况的汇报。你们提出的建议对于推动此项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一)关于加大对于仲裁创新试点支持力度,以点带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亚太特色仲裁机制的建议

上海已在全国率先构建人大地方性法规、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人民法院司法政策文件、行业协会规则、仲裁机构服务指引等多层次、全链条临时仲裁制度规则体系。2024年8月制度实施以来,已有4例涉外海事临时仲裁案件作出裁决,1例临时仲裁司法审查案件由上海海事法院审结。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国家部署要求,贯彻实施即将修改的仲裁法,拓展涉外海事临时仲裁适用范围,完善临时仲裁相关制度规则和司法保障措施,加强宣传解读和服务推广,争取更多海内外企业当事人选择上海为仲裁地开展临时仲裁。

(二)关于加大仲裁市场开放力度,吸引海外仲裁机构和知名仲裁员集聚上海,提升仲裁业务水平的建议

我局创设并连续举办六届上海国际仲裁论坛,累计吸引2000余名境内外仲裁员、仲裁机构和组织人员以及仲裁专家学者等参加,打响上海仲裁国际品牌。《上海市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条例》允许境外知名仲裁及争议解决机构在我市设立业务机构,就国际商事、海事、投资等领域开展涉外仲裁业务。截至2024年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共受理涉外知识产权争议案件约150件,当事人涉及美国、英国、德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下一步,将开展以下工作:一是继续办好上海国际仲裁论坛和上海仲裁周,不断增强国际交流合作。二是继续加大仲裁对外开放,探索拓展业务机构开展涉外仲裁案件业务范围,提升境外知名仲裁及争议解决机构落沪的吸引力。三是支持我市仲裁机构和仲裁协会加大仲裁员、仲裁秘书全球引智和培养力度,推荐优秀仲裁人才赴境外知名仲裁机构、仲裁组织学习交流任职

(三)关于加强仲裁体制机制改革,培育本土优秀仲裁机构,提升仲裁支持力度的建议

上海仲裁委员会完成了退出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建立起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分离、有效制衡、权责对等的现代法人治理机制专业化、国际化建设不断推进,连续获得联合国贸法委第一(中小微企业)、第六(可转让多式联运单证)工作组观察员席位以及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提交中小企业获取信贷立法建议被联合国贸法委官网全文刊载。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 加快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的行动方案》,着力提升上海仲裁机构核心竞争力、综合服务力、国际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力。推动和支持我市仲裁机构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内部运行管理机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完善支撑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建设的体制机制。

(四)关于提升仲裁规则国际化水平,畅通诉讼仲裁衔接机制,提升仲裁影响力的建议

我市仲裁机构与内罗毕国际仲裁中心等国内外仲裁机构联合制定发布了《中非联合仲裁中心仲裁规则》;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举行研讨会,发布《绿色争议专家评审示范规则》;在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支持下,连续举办九届上海国际航空法律论坛,制定发布全球首部适用于机构仲裁的《航空仲裁规则》。

上海法院秉持依法支持和监督仲裁的司法理念,2024年两起案例入选全国法院仲裁司法审查典型案例。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设立上海国际商事法庭,集中管辖依法由中级法院受理的涉外商事、仲裁司法审查等案件。国际商事一站式解纷平台汇集诉讼、仲裁、调解三大解纷途径,推出仲裁保全电子立案、支持仲裁庭申请开具调查令等配套创新机制,构筑专业高效、诉讼仲裁衔接顺畅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体系。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推动我市仲裁机构紧跟国际仲裁最新实践,及时修订完善符合我国国情、接轨国际,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的仲裁规则。上海法院将着力加大对仲裁的司法支持力度,优化完善诉讼仲裁衔接机制,高效办理仲裁保全、仲裁调查等协助案件,持续优化仲裁友好型司法环境。

(五)关于打造仲裁影响力指数,回应国际仲裁要求,提升仲裁影响力的建议

目前,国际上仲裁影响力评估主要有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国际仲裁调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仲裁相关指标,国内主要有中国政法大学仲裁机构公信力评估。2024年,司法部在上海召开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肯定上海推动国内首个仲裁对外开放政策落地、创设“上海仲裁周”等国际交流合作活动。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对国内外主流评估体系的学习研究考察,综合法律、政策、实践及国际认可度等多维度因素,探索对仲裁影响力指数评估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为我市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和指导,增强上海仲裁在全球商事纠纷解决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最后,感谢你们对司法行政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你们再次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上海市司法局

202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