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盟:第二“803”里的“拆弹专家” (2021-04-01)

  

微信图片_20210412164558.jpg

      对于周盟,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如同前面视频所说,他带领“深挖”团队在监狱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挖弹排雷”、屡立奇功,多年来团队共挖掘犯罪线索2万余条,2000多起案件因此成功侦破,数百名漏网之徒被缉拿归案。就在去年,根据他们“深挖”出的线索,警方一举破获了三个地下赌场,现场抓获涉案人员200余名,缴获赌博机100余台。作为团队的“领头羊”,他也被外界誉为“狱内神探”、“第二803”里的“拆弹专家”。

  长期的深挖实战,让周盟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侦查本领,他目光如炬、眼神锐利,新进来的犯人他“一打眼儿”基本就知道有料没料。因为职业习惯,生活中他也会不由自主地“打量人”,有一次他刚上地铁就发现有个扒手伺机而动,他只凭一双鹰眼就吓退了对方,事后他却笑称:“看早了,应该等到他伸手,准跑不了。”

  周盟作为新收犯监狱狱政管理科科长,深挖余罪只是他工作内容的一部分,他的本事和“绝活”也不止“破案”这一项。

  新收犯监狱作为全国首家以新收、入监教育、分流遣送为主要任务的功能型监狱,依法收押全市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并交付执行刑罚的成年男性罪犯。可以说,这里是全市罪犯收押的“头道关口”,所有被判死缓和有期徒刑需要收监执行的成年男犯,都要在这里滚上一遍,再分流到其他监狱。

  面对犯情复杂、点多面广、突发状况多、人员流动大等特点,如何把好“第一关”,守好“火山口”,确保监狱的绝对安全,是周盟必须要直面的挑战。

  在他的带领下,深挖团队的民警个个苦练基本功,人人都是“火眼金睛”,共同构筑了一张“安全防控网”。近年来,团队在入监查抄中查获绳索、打火机、刀具等各类违规违禁品,甚至毒品,从源头上堵住了“地下航线”的滋生蔓延。

  除了防物,还要防人。印象最深的是一起新收罪犯企图自杀的案子。

  那是一名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缓的年轻罪犯。入监的前段时间他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对劲,却在临近分流时出现了异常:吃饭没胃口,在监房里坐立不安,不时踱来踱去,心事重重。这一系列反常的举动引起了周盟的注意,他关照监区民警“都盯着点”。于是民警们安全防控和谈话攻心轮番上阵,慢慢打开了他的心扉,最终在副监区长沈志强的手里真相浮出水面。原来,“这名罪犯因为案重刑长,产生了悲观厌世心理,打算夜深人静时自杀。”再谈起这个案子,周盟仍是记忆深刻,心有余悸。

  这名罪犯在民警的教育引导下最终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周盟和大队民警也因为成功避免一起严重的监管安全事故,而得到了领导和上级部门表扬。但周盟却陷入了沉思:新收罪犯犯情复杂、流动性大,如果不能第一时间掌握犯情,监管安全就没法保证,也会为后面分流的监狱带来安全隐患。

  为此,他前后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反复推敲总结,围绕新收罪犯入监教育每个不同的时间段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标准,最终形成了“13712”犯情快速排摸法。

  如今,这个工作法连同他的短刑期罪犯深挖“四五工作法”,已经成为监狱管理局青年民警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熟练掌握这两个方法,即便是新入门的民警,面对罪犯也不用担心。”

  去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所有人的生活秩序。全市监管场所也开启了全封闭管理模式。面对全市几十家看守所大批量集中送押的压力,周盟第一时间牵头制定《新收罪犯隔离观察收押方案》,又和同事们一起认真做好内部分流,严密细化防疫措施。封闭管理期间,我们新收监全体干警并肩作战,用专业和敬业,圆满完成收押、分流、遣送罪犯各项任务,确保了抗疫零感染和安全零事故的突出战绩。

  “8小时的待遇、12小时的工作量、24小时的责任”,周盟工作一直繁忙:一张办公桌上堆满了待处理的文件,手边的电话经常是响个不停,也难怪周盟的儿子会经常“控诉”和爸爸的相处时间太少。

  其实,周盟的父亲也曾是一名监狱民警。他坦言当初选择这份职业多少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不过坚持到现在靠的却是热爱。

  “监狱是做人的工作,这是很难的,如果能把罪犯改造成一名好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做特殊人群的“灵魂工程师”,帮助他们走向新生,这也是周盟从事这份职业最为自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