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内的“心灵捕手”许冬|法治守沪者 (2021-11-29) 来源:上海市司法局
精于主业,在监狱心理矫治领域上面面俱到
许冬深入研究罪犯心理自然规律,建立优化监狱罪犯心理矫治三级网络,健全加强“心防”机制,做到罪犯心理问题“三个一”,即“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干预、第一时间处置”。探索罪犯心理档案“红、黄、绿”分级管理,根据罪犯心理评估结果,进行三级预警,强化后续心理矫治措施。
对于发现心理异常、比较难把握的罪犯,他坚持亲自把关、逐一访谈、及时反馈、定期跟踪,确保每一例疑难案例的成功矫治与转化。截至目前,许冬同志咨询个案数已达600余例,危机干预50多人次,成功辨别转介精神异常罪犯10余人。针对罪犯心理共性问题,许冬开设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讲座,至今已开展各类心理讲座58讲,切实有效为监管安全持续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专于研究,在专业理论探索上久久为功
许冬从事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至今以后十多年,通过不断实践与探索,在个案积累、理论科研上取得突破。在个案积累方面,2013、2014、2016年,撰写的《一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机干预案例》、《对一则疑似同性恋罪犯的心理咨询案例》、《一例重度焦虑罪犯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分别被局推选司法部优秀管理个案;2008年—2017年,上报的10篇罪犯心理矫治个案全部获得殊荣,其中获一等奖6篇,二、三等奖4篇;在理论科研方面,撰写的《监狱心理咨询师基本能力》、《简述格式塔疗法在罪犯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等共6篇个案获局监狱学会优秀论文以上奖励。
勇于担当,在专业团队建设上步步为营
2014年,五角场监狱以许冬与沈小东两位同志名字命名,成立“东冬”工作室,并与复旦大学开展共建合作,建立“心理矫治研究实践基地”,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合作。
许冬积极发挥人格矫治的“引航员”作用,在监狱管理局首推罪犯心理坐诊制,积极培养锻炼拥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民警。至今已开展罪犯心理测试1万余人次,咨询访谈近千人次,各类团训40余批次;通过不断创新驱动、提升内涵,逐步建立并形成了“一个平台、一套机制、一批载体、一种文化、一支队伍”的“五位一体”心理矫治工作体系,打造了出监罪犯和短期犯心理矫治工作品牌。“东冬”工作室分别于2016、2017年,被评为局“劳模工作室”、上海市总工会授予“上海市技师创新工作室”称号。
勤于实践,在教育改造工作中节节胜利
许冬多次受邀参与监狱管理局罪犯心理矫治软件开发,罪犯心理档案分级管理作为试点成果在全局推广,《情绪及调试》心理讲座作为全局罪犯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课程在全局应用、播放。近两年,积极参与全局心康中心分级评定的大调研、大评估活动中,积极献计献策,获得同志们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在工作中,他善于提炼总结,与科室同志们探索创办《心声期刊》,期刊秉承专业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增长民警心理知识、缓解工作压力、丰富改造手段、服务监管安全”为宗旨,至今已在全国兄弟单位间刊发8期,反响良好,现已升格为监狱管理局心理矫治专业刊物。
在封闭管理期间,许冬主动出击,多次前往杨浦区刑释人员临时安置点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化解隔离人员的心理问题。同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为民警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有效缓解了民警和家属在封闭管理期间的焦虑情绪。
许冬,男,198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上海市五角场监狱教育改造科副科长兼心理健康指导室主任,曾荣获“上海工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监狱管理局“十佳杰出青年”、公务员个人三等功、监狱管理局首席教育能手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