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司法局把主题教育“课堂”搬到调研走访“一线” (2023-11-22)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松江区司法局坚决贯彻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围绕“深、实、细、准、效”认真开展调研,在调查研究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的过程,成为转变作风、增进同群众感情的过程,成为提高履职本领、增强责任担当的过程。

深入基层寻计问策

  扑下身子才能闻到泥土的芬芳,结合大兴调查研究、“四百”大走访工作要求,松江区司法局领导班子自觉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实地开展调研,到村居、进学校、访企业,听建议、察民意……

  坚持走出去。为加强与各区司法局之间的互动沟通,互学工作经验,松江区司法局领导班子前往宝山区司法局调研社区矫正、法治化营商环境和法治赋能基层治理等工作;到金山区廊下镇中民村、朱泾镇待泾村学习考察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学习村规民约、普法宣传等优秀经验。为拓宽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就业安置渠道;前往实地考察就业帮扶基地,就“两类”人员就业帮扶工作开展调研,推动多方合作。

  坚持走下去。为持续深化新时代司法所建设,提升司法所在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松江区司法局领导班子前往基层居村开展走访,调研居村法律顾问服务能力、服务方向及居村满意度;走访部分司法所和党支部,聚焦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开展走访调研,重点了解基层司法所和支部落实主题教育情况;组织分管联系司法所专题调研街镇的行政执法监督、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以及协助办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情况。

解剖麻雀小中见大

  为提高调查研究的含金量,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全局上下坚持以调研推动工作,以调研破解难题。

  聚焦问题开展调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当前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每位领导班子成员精选1个调研课题,详细制定调研方案,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调阅资料等方式,开展各类调研90余次。聚焦法律服务队伍建设,课题组不仅走访了街镇村居,还深入律所、茸平社等单位,全面了解队伍现状,查找突出问题。为强化全区法治阵地建设,课题组召开了“法治文汇路”二期项目推进协调会,就该阵地设计修改情况和施工注意事项与广富林街道达成共识,切实推动“法治文汇路”阵地深化落地落实。为精准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课题组聚焦新时代下松江“枫桥经验”的新路径,专程调研走访了泖港镇黄桥村基层立法联系点、小昆山镇翔昆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基层一线,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模式和群众自治实践。

  聚焦调研解决问题。为推动基层法治观察工作走深走实,总结基层法治观察建议转化运用情况,秘书科牵头召开街镇两场基层法治观察座谈会,听取各基层法治观察点工作情况介绍。为充分发挥律师行业法律服务保障职能,助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律公科通过调研排摸加快推进“律政护航G60”项目,启动“法律赋能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暨“法治体检公益行”活动,并对企业法律服务需求进行排摸。行政复议科坚持“开门审理”理念,实现全区18个街镇(经开区)行政复议基层咨询(受理)联系点全覆盖,打通复议服务“最后一公里”。

上有部署下有行动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各基层单位坚守“法治为民”理念,把“为民办实事”作为主题教育的落脚点。

  用脚步丈量所需。佘山司法所走进翠鑫苑、陈坊新苑等村居,倾听社区工作人员对“佘山镇法官工作站”“山俪普法”“山民学法”三项法治品牌的意见建议以及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法治需求。小昆山司法所走进东华附校小昆山分校,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法律进学校工作,更好地履行法治副校长职责与学校领导、政教负责老师等进行了座谈,明确了今后将建立更加紧密的沟通机制,进一步提升校园法治文化。泖港司法所走进黄桥村,就法治阵地硬件设施的维护更新制定实施方案,并就法治观察点制度等问题,听取黄桥村委和居民的意见建议。

  用办法破解难题。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基层司法所以此为切入,共同商讨解决之策。泗泾司法所为解决辖区内居民对公共法律服务不同需求等问题,组织编印了《泗泾镇公共法律服务指导手册》,并邀请专业人员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业务培训。公证处为解决老年人、病人的公证需求,安排公证员上门服务,到养老院、医院办理公证,将“一支部一实事”落到实处,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区法援中心为解决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向审查起诉阶段延伸的问题,多次走访区检察院,就扩大刑事案件审查起诉阶段法律援助通知指派的覆盖面、值班律师参与认罪认罚见证案件的工作流程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