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静安红色法治路线,聆听红色法治故事 (2024-07-25)
静安有着非常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一大批兼具红色脉络和品牌效应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聚集在静安。2022年,静安区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成为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典范标杆。为聚焦优势,深挖底蕴,静安区致力于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法治文化的引领熏陶作用,擦亮静安“红色+法治”招牌,映照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的荣耀。
第一站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首部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复制件)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首部党章,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的建设和党的纪律作出了具体规定。《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的根本大法,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不断学习、终生遵守、维护贯彻的行为规范。
第二站 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档案管理
《文件处置办法》的产生背景
《文件处置办法》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个系统的档案文件管理的规定,该《办法》对中国共产党的文书、档案工作有很大影响,大量珍贵的党史文献资料因此得以妥善保存,其基本思想、原则和方法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第三站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军队建设
《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
《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
1930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由中央军委起草的《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等草案。这是红军创建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颁布的第一批条例、条令,标志着红军开始以条例、条令治军,为人民军队的制度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四站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劳动立法运动
《劳动法案大纲》
按照中共二大《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决议案》精神,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起劳动立法运动。1922年8月,书记部拟定劳动立法四项原则和劳动法案大纲19条,作为运动的指导原则和奋斗目标。通过这次运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全国工人中树立了更高的威信,19条《劳动法案大纲》深深地印入工人群众的心中,从而增强了工人阶级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力量。
第五站 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组织制度及党报党刊制度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
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秘书负本党内外文书及通信及开会记录之责任,并管理本党文件。本党的一切函件须由委员长及秘书签字。”在甲秀里居住期间,毛泽东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局秘书,负责组织部工作,协助陈独秀处理中共中央日常工作,并担任《向导》周报编委。
中共中央下发《各地方分配及推销中央机关报办法》
1924年9月25日,中共中央下发《各地方分配及推销中央机关报办法》,表明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时起,就通过党内法规等形式着力构建区别于当时其他政党及政府报刊的全新报刊宣传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