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司法局积极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2025-09-02)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宝山区司法局聚焦青少年这一关键群体,紧紧围绕教育系统普法重点任务,创新体制机制,丰富普法载体,凝聚共治合力,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浸润式”教育塑魂,法治知识入脑入心
宝山区司法局打破传统普法单向灌输模式,结合“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节点,广泛开展法治讲座、演讲比赛、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情景剧、模拟法庭等活动。期间,累计选送各类法治文化宣传作品近2000份;获市级“优秀模拟法庭”等16个奖项;1.5万余人次参与“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并在“尚法杯”征文活动中获8个市级、54个区级奖项。同时,积极参与“新沪杯”上海市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等,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创新能力。


“场景化”阵地赋能,法治文化可感可触
宝山区司法局积极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实体化建设,指导各中小学因地制宜打造法治长廊、法治文化墙、法治宣传角等特色阵地,使法治元素融入校园日常环境,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熏陶,营造“抬头见法、处处学法”的浓厚氛围。

“品牌化”项目引领,法治供给提质增效
宝山区司法局举办“‘典’燃青春 强国有我——2023年宝山区高中生法治辩论赛”,选聘“法治宣传小先生”,以朋辈教育形式带动更多青少年学法守法。并组织全区青少年事务社工连续三年开展“愉法同行”青少年普法宣传项目,在全区12个街镇社工点共计开展36场普法宣传活动,并发动青少年开展自主普法宣传,切实增强了青少年法治意识和学法热情。


聚焦以创促建,打造依法治校新标杆
2023年,宝山区5所学校成功获评上海市中小学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同时,区司法局要求各中小学贯彻“十四五”规划,提早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贯彻新修订的教育法、推进章程修订、完善各项制度机制等工作,全面提升依法治校水平。

强化制度保障,夯实师资队伍硬实力
区司法局深入落实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工作制度,全区142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配备率达100%。借“开学第一课”等重要时间节点,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进校园,每年度共开展800余场讲座,10万余名中小学生接受法治教育。并同步建立常态化学法机制,定期组织法治副校长、思政课教师参加法治思想专题培训,将《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惩戒规则》等法律法规纳入教职工大会重点学习内容,实现教师法治培训制度化、系统化。


专项治理“零容忍”,向校园欺凌说“不”
区司法局教育帮扶科全面推进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工作,通过制度体系、建立排查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常态整治、严格强制报告等举措,形成防治闭环,确保欺凌事件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司法保护“不掉线”,精准帮教少年犯
区司法局教育帮扶科充分发挥青少年事务社工专业力量,采用“超前、临界、再犯”三级预防模式介入涉罪未成年人帮教与维权,五年间累计提供服务943人次。在观护帮教中,与检察院合作开展47例个案,通过心理支持、生活指导、家庭学校协同及法治教育,引导失足青少年重返正轨,有效预防再犯。


社会协同“聚合力”,共筑社会防护网
区司法局成立宝山区“护苗-未成年人保护联盟”,整合检察、网信、公安、教育、文旅等多部门资源,在法治宣传、联合整治、线索抄告、信息共享等方面深度协作,构建行刑衔接闭环体系。不断深耕“护苗-绿色行动”“护苗-网络安全进课堂”等品牌活动,累计参与人次数万人,发放宣传品上万份,并借助媒体平台持续推广。该案例获评2024年度首批长三角“护苗”工作优秀案例,社会协同保护效能显著。


下一步,宝山区司法局将坚持“以法润心、以法育人”,持续深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推动普法与教育深度融合,全方位提升宝山区教育系统法治建设水平,共同守护青少年在法治阳光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