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司法局叶榭司法所探索打造非遗文化助矫修心教育项目 (2023-09-27)
松江区叶榭镇历史底蕴深厚,特色文化资源丰富,目前拥有国家级、区级共八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来,叶榭镇还获评2021—2023年度“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为充分挖掘叶榭镇非遗文化教育资源,积极探索“融入式、沉浸式、无感式”教育矫正新路径,今年以来,松江区司法局叶榭司法所探索打造非遗文化教育项目,将社区矫正对象的公益活动、教育矫正同非遗文化传承工作有机结合,坚持以“非遗+修心”的方式,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走向新生。
聆听非遗故事,与历史“相遇”和“对话”
叶榭司法所邀请叶榭非遗传承人、叶榭非遗传习基地的老师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现场授课,详细讲述叶榭八大非遗项目背后的故事,探寻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
活动中,组织观看了叶榭非遗文化宣传片,让社区矫正对象跟随镜头,与时间长河中历史文化的“见证者”而“相遇”和“对话”,追溯非遗的历史缘起,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领会传承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参与非遗实践体验,以“匠心”塑“爱心”
叶榭司法所从叶榭八大非遗项目中选取趣味性强、便于操作的叶榭竹编、叶榭筘布、叶榭软糕、舞草龙等四项非遗体验项目,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全身心参与动手实践。
从探究非遗历史,到体验制作工艺;从品尝非遗美味,到感受非遗创新发展……通过参与实践,向社区矫正对象不断传递文化自豪感与奋发向上的正能量。
争当非遗志愿者,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在学习、体验和公益活动中,社区矫正对象亲身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匠人匠心和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责任担当,从而自觉地参与非遗传习基地的场地和展品的清扫、布置,自觉担当非遗文化的保护员、宣传员,牢固树立“非遗保护从我做起”的理念。
今年以来,叶榭司法所先后组织各类非遗体验宣传及志愿活动8场次,共计参与250余人次。通过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感悟文化底蕴、领悟劳动真谛、传承工匠精神、学习掌握非遗技能,帮助矫正对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自觉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系列活动的开展,对于促进社区矫正对象修复社会关系、矫正自身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