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开展滨江基层法治观察行 (2023-06-20)
从20世纪民族工业发源地,到“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中高品质中央活动区核心功能重要承载区,徐汇滨江这一城市百年发展脉络的见证者,凭借世博、浦江贯通两大契机,实现了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科创绣带”的华丽转变,水岸绿道贯通、艺术地标云集、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科技金融等产业集聚,将以人为本、绿色生态、智慧宜居的城市生活空间串联成线,已成为观察区域“5+4+X”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重要“窗口”。
为充分发挥基层法治观察点“社情民意气象站”的重要作用,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激活区域发展动能,进一步擦亮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法治底色,6月14日,区委依法治区办、西岸集团以徐汇滨江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为主题,在西岸智塔组织开展了二季度“基层法治观察行”活动。现场,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司法局、滨江管委办(西岸集团)等职能部门、街镇法治观察员及律师观察员代表、法学专家、企业及居民代表等集思广益,深入探讨、推动解决滨水空间法治难题,打通法治观察助力世界级滨水开放空间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属地街道代表,龙华、斜土司法所均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企业法律服务供给,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建设。其中,龙华司法所所长张志平建议要进一步优化复调对接、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以更柔性的方式解决涉企矛盾纠纷。斜土司法所所长宋云峰对于公共开放空间治理中存在的职责界限不明晰的问题,建议能统一归口管理,明确职责分工,更好理顺工作机制。
“法润水岸”徐汇滨江法治空间参与主体,区检察院网络检察团队负责人宋珊珊针对企业发展需求与法治服务供给不匹配的问题,建议强化全链式、组合式法律供给,深化打造数智化、法治化保障运行平台,切实提升法律服务利用效率。区法院“甘棠树下”社区法官工作室徐汇滨江工作站站长、知识产权庭审判员陈亦雨分析了徐汇滨江地区的涉诉案件情况,建议运用司法大数据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合规建议,并将着手制定徐汇滨江地区的审判白皮书。
律师法治观察员代表,区政协委员、浩信律所高级合伙人魏建平建议在处理涉企纠纷中更多地导入商事仲裁,可在滨江地区积极引入相关仲裁机构,同时建议围绕滨水空间治理先行探索软法治理模式,更好激活地区软实力。德禾翰通律所阎晓辉律师围绕“西岸”商标保护问题,建议既要注重商标的规范使用、保留使用证据,又要防范商标淡化风险,防止因商标作为地名使用而丧失显著性。
企业代表,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法务经理孙慧敏建议,要加强企业合规宣传力度,特别是在反垄断和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西岸集团运营管理部部长夏皓凯建议,要根据《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落实相应处罚权限,提升条例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下一步,徐汇区将继续发挥基层法治观察的作用,以打造“法润水岸”徐汇滨江法治空间为契机,进一步激活滨水开放空间治理“软要素”,优化升级法治服务供给,以法治赋能打造城市高品质生活新载体,持续推动区域发展优势叠加,加快构建具有徐汇特色的滨水公共空间样本。